存钱和不存钱的人有什么区别?这三个“变化”影响一生

2020-04-20 15:02  来源: 财料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注重“未雨绸缪”,一直非常注重储蓄。数据显示,中国的储蓄水平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高达50%,总计192.2万亿元。根据中央银行的统计,企业节省了大约120万亿元,个人节省了72万亿元。

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强劲崛起,各种媒体都在吹嘘“超前消费”的理论,这导致了中国储蓄水平的下降。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月储蓄从2018年的1389元下降到2019年的1052元,降幅超过24%。其中,80年代和90年代受影响最严重。他们不仅没有存款,而且人均负债高达13万元。

可以说,中国的储蓄观念已经大大降低,最低储蓄率达到45%。然而,由于2020年初疫情爆发,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经济收入。许多人已经开始重视储蓄的重要性。在短时间内,储蓄可能没有效果。然而,从长远来看,储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作者今天会给你一个储蓄重要性的提示。更不用说,我不知道,只相隔10年,储蓄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一、心态变化 ,十年之后判若两人

有时候,储蓄对你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大多数时候,储蓄对你的帮助是无形的。储蓄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信心和信心,而且他对事物更适应。一个没有储蓄的人大多胆小,不愿做事,而一个有储蓄的人则慷慨而有进取心。一个负债的人和一个有存款的人给人一个非常不同的形象和气质。

最重要的是,有了手头的积蓄,一个人可以更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环境。许多人显然有更好的工作条件,但是因为没有储蓄,这个计划很难实施。从长远来看,它延缓了一个人的发展和青春。国外调查发现,不是因为高收入,一个人可以储蓄,而是因为储蓄,一个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收入。

二、消费习惯改变,十年之后大有不同

目前,“超前消费”的意识非常流行。许多人挥霍无度。他们不仅是月光族,也是卡奴。每个月的工资都是信用卡账单的一部分。十年后,他们只有更高的信用卡额度和银行账单。

有了储蓄的意识,一个人的消费习惯也会大大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可以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就连文学巨匠鲁迅也曾说过:“越富有的人越不肯放松。他越拒绝放松,他就越富有。”有储蓄习惯的人,由于“开源节流”,十年后很容易积累一大笔财富。媒体调查显示,不管工资水平如何,只要有储蓄意识,大多数人在十年后都可以轻松拥有10万英镑的存款。

三、理财观念提升,十年之后成为“金算盘”

由于所谓的“你不理财,钱不理你”,作者发现那些没有存款的朋友财务知识相对薄弱,而那些有存款的朋友,虽然不是相关员工,但仍有大量的财务知识储备。因为有了储蓄,人们就会开始思考如何打造“钱生钱”,从而积极学习相关的金融概念和知识。

例如,作者的朋友郭某是一名高中体育老师,但他从小就习惯了吃苦,所以他有很强的节约意识。虽然他是五大巨头和三大巨头,他经常大喊大叫,但他能熟练地说出各种银行的储蓄利息,知道很多关于大多数金融产品的信息,而且即使他不玩股票,他也知道所有关于股票市场的信息。朋友们经常取笑他“穿上西装,戴上眼镜,别说他是体育老师,每个人都认为他在华尔街吃饭”

积少成多,积水成渊,储蓄真的能改变一生

总而言之,储蓄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不需要50年或20年。只需要10年就能看出有储蓄和没有储蓄的人之间的明显区别。

那些有储蓄的人走在生活的后花园里,完全提升自己,而那些没有储蓄的人每天都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每天都在担心账单。你认为储蓄代表金钱,但事实上储蓄代表未来和更好的生活。因此,如果你打算将来对自己负责,最重要的事情是从现在开始养成一个储蓄的好习惯,从这笔钱开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