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2%,扭转了此前3月出口下降的趋势,也高于2019年同期3.1%的增长率,显示中国出口快速增长。
中国出口的改善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由于新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经济受挫,欧美消费者降低了消费能力,但这反而导致他们对中国中低端产品的需求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出口。
其次,由于新的肺炎流行病在全球蔓延,全球对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用品的需求增加了。然而,欧洲和美国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因为采用了家庭订单。即使他们的医疗用品生产工厂加班加点,他们也不能满足当地的需求,迫使他们从世界各地寻求医疗用品。医疗用品迅速成为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
在二月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很好地控制了疫情,同时促进了医疗供应的扩大。口罩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四倍多。到3月份,中国的防疫工作取得了成效,工作规模恢复。口罩的生产能力增加了三倍多。因此,中国的口罩生产能力从疫情爆发前的每天2000多万只增加到每天4.5亿只,其他医疗用品也大幅增加。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份以来,中国的防疫物资出口从头10天的平均每天10亿元增加到月底的平均每天30亿元。医用材料的大量出口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出口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量下降,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在4月份达到3181.5亿元,增长了2.6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来料加工发展经济,缓慢培育中国产业链,不断增强制造业实力。到2007年,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的不到50%,到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
这一次,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制造”显示了它的实力。其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生产能力优势使中国能够迅速转向世界急需的医疗用品。它凸显了中国产业链的坚实基础和制造业的灵活性,能够快速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