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总收入184.74亿元,比2018年增长8.04亿元。拨备前利润58.5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息差达到2.56%,同比增长19.63%。每股净资产达到3.64元.吉林银行近期发布的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吉林银行公司、零售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将稳步发展,资产负债结构将逐步改善。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坚持“大公司金融”思路,机构存款余额超过900亿元,公司贷款余额达到1497.84亿元,中间业务收入达到2.63亿元。零售业务全面推进个人金融业务品牌战略,个人贷款余额423.28亿元,比年初净增130.4亿元,增长44.52%;金融市场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金融市场业务总资产为624.81亿元,总负债为198.97亿元。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利润、质量、效益稳步增长
2019年利润规模稳步增长的背后,是近年来吉林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不断优化。
截至报告期末,吉林银行总资产达到3763.69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145.17亿元,其中贷款总额2544.59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351.80亿元。负债总额3443.49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80.96亿元,其中存款总额2937.99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302.86亿元。
吉林银行的经营状况稳步改善,在零售业务、企业业务和金融市场取得了许多突破。
个人贷款业务方面,我行个人贷款业务在贷款规模、增速和资产质量上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个人贷款余额达到423亿元。传统个人贷款较2019年初净增149亿元,增幅54.38%。个人存款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存款时点余额为1542亿元,较2019年初增加189.47亿元。储蓄存款日均余额1457.36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186.97亿元。
吉林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客户基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客户1191.3万人,比年初增加65万人。同时,吉林银行不断强化零售银行产品,拓展服务渠道。2019年,吉林银行推出开放式循环滚动金融产品,率先发行共享中国跨境金融服务的“韩吉通”卡,大力推进ETC业务,顺利开展苹果支付和微信提现业务,提升自动化服务水平。截至2019年底,本行已发行个人理财产品278种,募集资金556.45亿元。累计发行信用卡27万多张,借记卡1096.34万张,平均余额53937.17元。
除零售业务外,企业业务和金融市场也是吉林银行的重要业务领域。在公司业务方面,2019年,吉林银行始终坚持“大公司金融”的思路,完成了公司金融三年发展规划的编制。截至报告期末,吉林银行公共存款余额1299.58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133.93亿元,机构存款余额超过900亿元。公司贷款余额1497.84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262.6亿元。中间业务收入达到2.63亿元。全年国际结算5.83亿美元,对外贸易结算和销售4.14亿美元
吉林银行深入了解新一轮东北重点产业发展特点,研究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将现代农业、矿业、医药工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地方特色产业、新能源工业、新材料工业、文化旅游工业、电力工业等10个行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纳入行业金融发展规划。围绕“一主六副”的产业发展格局,吉林银行明确了重点领域的营销计划。截至2019年底,吉林银行在10个重点行业拥有597个客户,贷款余额1224.59亿元,较2019年初增加238.49亿元。
为了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吉林银行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行业前景,设计了精细化的行业金融服务方案。特别是协助省金融办建设了“吉林省金融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对接平台”。紧密遵循平台融资支持政策要求,与网上企业建立双向融资服务对接保障机制,实时准确对接网上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内置融资专家。“商务通”等融资业务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够及时解决企业项目的融资问题,将派出业务专家参加“吉林省融资服务线线上线下一体化对接平台推介会”,宣传推广“商务通”等明星业务产品。
为帮助经济转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加强特色产业研究,制定专属金融服务计划,大力支持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吉林省龚景碳纤维有限公司融资8.5亿元,大力支持吉林省新材料领域的优质项目。此外,吉林银行还为人民医药等优质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贷款支持,确保了民营企业充足的资本流动。截至2019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为53.18亿元。
为加强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吉林银行积极响应吉林省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继续提升对农业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农资产业与金融手段相结合,明确农产品加工行业标准和流程的总体发展规划,创新控风方式。截至2019年底,农业贷款余额为469.27亿元。
小微企业“两增”评估、两个达标和六项救助措施
2019年对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来说是关键的一年。报告期内,吉林银行还重点关注“小微”客户群体,制定了“小微优先发展战略”,优先考虑人力和物力资源。
截至报告期末,吉林银行的“两个以上”评估继续达到标准。其中,就增速而言,吉林银行“两增”贷款余额为188.21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26.31亿元,增速为16.25%,比银行贷款增速高0.3个百分点。至于家庭数量,该行的“两增”贷款数量为12,275户,比2019年初增加了1,537户。吉林银行普惠金融贷款275.4亿元,占全行人民币贷款的11.28%。普惠金融的“目标向下调整”继续达到标准。
为了更好地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吉林银行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首先,将设立单独的小额和小额信贷项目,以增加总体受益金融部门的绩效评估权重。本着“担保优先、满足需求”的原则,吉林银行将于2019年初设立一个单一规模的I
三是下放审批权限,优化服务效率。吉林银行本着“分散化、严格控制”的原则,加大小额金融贷款审批力度,将小微业务权限下放给基层业务单位,进一步缩短普惠性小微贷款受理链,提高服务效率。
第四,继续拓宽客户获取渠道,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报告期内,吉林银行继续深化与人民协会、工会、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加大对风险担保贷款、工会双创贴息贷款、吉尔吉斯斯坦税收贷款、政府采购贷款等银行和政府平台业务的投资。聚焦热点商业圈和市场,提高无担保“小额商业贷款”覆盖面;加大供应链金融投入,继续加大对亚泰集团、吉林云天化、龙源、修正药业、华正牧业等企业供应链中小微客户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三农”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普惠金融,进一步打造小微金融特色线。
第五,降低费用和利润,进一步降低小微客户的融资成本。为落实小微企业“两禁两限”收费政策,不断加强收费管理,吉林银行实施小微金融优惠利率政策,根据不同小微企业客户与我行的合作关系、信用状况和综合贡献,对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给予差异化优惠利率。努力降低小微企业综合成本,提升风险担保贴息贷款、工会双创贴息贷款等银行和政府平台金融产品,争取小微企业贴息资金支持。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将继续推进“持续贷款”操作,实现“无缝再融资”,降低小微客户跨桥再融资成本。
六是倡导合规经营文化,不断完善尽职调查和豁免机制。吉林银行将严格按照内部文件的要求,“对不履行职责的人追究责任,免除责任”,以减轻小微金融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020年是吉林银行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转型、发展、改革的关键一年。谈到未来发展规划,吉林银行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金融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围绕“五个统一”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坚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和吉林全面振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将服务推向2.0;我们将继续努力抵御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本行持续稳定发展,努力建设战略清晰、治理有效、内控有力的优秀城市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