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肺炎的突然爆发不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些分析师指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需求和生产大幅下降,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受到显著影响,短期失业率上升,价格上涨。从中型企业的角度来看,餐饮、旅游、电影、交通、教育和培训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行业中的微观个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考虑到微观个体的困境,国家先后从各个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呼吁金融机构和其他方面对受困人群采取救助措施。在这种背景下,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度过难关,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限和逾期不提供信用信息。
救助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令许多机构担忧的情况也在发生:一些用户以“疫情”为名拒绝偿还贷款,并打算搭上平台救助措施的“顺风车”。
这就是金融业经常提到的“恶意逃债”。
逃离和消除债务激增,金融技术平台的压力
事实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也因企业恶意逃废债务而陷入困境。然而,有了中央银行的信用报告系统,那些被逃避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银行能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机构都能像银行一样“幸运”。近年来,金融科技机构以其便捷、高效的优势在市场上迅速崛起,为人们提供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服务,这也决定了他们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
风险之一是遭遇恶意逃债。“一些借款人逃避还款,借机闹事,干扰了平台的正常运行秩序。逃避债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未来发展。”一位熟悉地方监管的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近年来,金融和科技行业监管变得更加严格,再加上经济下行周期和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务,许多金融和科技平台已经倒下。
在这种背景下,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其他各方呼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与此同时,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之外,央行的信用报告系统也向小型贷款公司和P2P在线贷款机构开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P2P平台正式连接或正在连接央行信用报告系统,其中12个已经正式连接央行信用报告系统,近10个仍在连接。
然而,由于缺乏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具体政策,加之央行信用报告系统的准入机构范围相对有限,大多数金融科技平台只能继续陷入与恶意逃废主体的旷日持久的“攻防战”。
在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影响下,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据了解,为支持“防疫”工作,许多金融科技平台相继推出了延期还款、减免借款用户滞纳金等措施。毫无疑问,这对一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及时的帮助。然而,一些借款人滥用平台的仁慈和“幻想”拒绝偿还。
某金融技术平台背景贷款申请信息显示,辽宁省某借款人最近向其申请不偿还本金,理由是其正常收入受到疫情影响。用户的贷款状态为逾期,也要求平台停止催收。
然而,当平台要求用户提供相关证书并进一步沟通时,用户声称没有证书并挂断电话。从那以后,该平台再也无法与用户联系,只能暂时停止提醒过程。
这不是巧合。
几个财务
在此背景下,许多金融科技平台只能从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加强相关工作。例如,他们在贷款前更谨慎地获取客户,关注客户质量更高的社交媒体,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长期负债更严重的行业渠道。
同时,调整和优化风控系统,加强贷款管理,调整高风险客户贷款额度等。在贷后催收中,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主要用于及时提醒用户,引导用户连续分批还款。
然而,即便如此,由于无法进行离线采集,且有些用户无法触及,采集效果大大降低,金融技术平台借贷端的压力也不小。
“虽然我们对到期还款率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有一定的预期,但实际上,由于用户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摇摆不定而引发的逃废债务浪潮相当汹涌。“一家金融技术平台的负责人直言不讳。
行业电话:扩展信用参考访问和统一收款访问
巢的盖子下没有蛋。最近,当提到流行病对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时,行长坦率地说,零售对资产质量的短期影响更大,而信用卡业务对零售的影响更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来自资产方面的巨大压力,更不用说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有限的金融和技术机构了。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恶意逃废债务得不到严厉惩罚,它将成为压倒许多金融技术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了解,目前,该法主要针对逃税采取惩罚措施,如限制高消费和牵连直系亲属。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执法水平不同,对不诚实者的威慑程度也不同。
同时,进入诉讼阶段一般是一项长期不良业务,由于客户素质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如何有效抑制恶意逃废债务?某个行业的资深人士直言不讳,然后可以从监管政策、用户教育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一些从业者认为,中国的信用报告制度应该与美国的制度一致,应该透明、客观、统一。目前,国内信用报告系统对外开放的范围相对较小。除了获得许可的金融机构之外,还应尽快促进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准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法院正在积极推进降低大规模案件成本的相关工作,设立金融法院和互联网法院。特别是在疫情流行的情况下,对于批量业务,我们积极尝试网上备案和庭审。
基于此,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加快智能法院建设,重点提升电子签名、数据验证等互联网证据的可信度,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有效性,提升法院系统的移动性和智能化程度。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强对个人财产线索的查询和诉前财产保全的实施,提高对个人财产转移的识别和判断效率,从而形成对不诚实者的威慑。
此外,收集行业目前混乱的管理状况需要改变。“建议监管部门可以考虑采取许可、注册等措施来确保机构的准入资格,并实施可追溯性管理,而不是事后管理。与此同时,要防止一些地方盲目打击代收机构,从而降低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合同的法律可信度和助长反代收机构的风险。”一家有执照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坦率地承认。
最后,可以出台相关规定来细化“延期还款”政策。对于普通贷款用户,积极引导其还款,对于恶意逃废债务的用户,应予以考虑。